黑龙江双鸭山全力推进湿地植被恢复七星河芦苇深处听鹭声两草一水七分苇,入秋后的黑龙江双鸭山市宝清县七星河湿地,尽显原生态的朴素美。当年北大荒搞农业开发时,不是没想过开垦这儿。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科科长崔守斌说,幸好七星河湿地主要是低河漫滩,重沼泽区域连人进去都要穿着水衩子,更别说大型机械了就这样,这里幸运地留存下来。就是这片湿地,曾在2011年被正式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七星河湿地仍具有北大荒的原始风貌登上保护区内的瞭望塔芦荡飘摇,空无一人。两草一水七分苇,芦苇是七星河最主要的植被。1992年成立宝清县七星河芦苇自然保护区时,主要就是保护芦苇荡子,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马瑞富介绍,由于几十年来没遭到大规模破坏,这里仍具有北大荒的原始风貌。
这片湿地,自然植被以芦苇、小叶章和苔草沼泽为主。保护区内共有高等植物386种,水域生态系统完善,是三江平原地区重要的鸟类栖息地、繁育地、迁徙营养补充地。
据监测,保护区内有丹顶鹤、白头鹤、东方白鹳等6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白琵鹭、白枕鹤、大天鹅等17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崔守斌指着管护站的地图说,这儿有一条约摸10公里的狭长带,长满了塔头墩子。
这个塔头墩子,学名塔头苔草。可别小瞧它,作用大着哩!崔守斌介绍,塔头的饱和吃水量能达到本身重量的4倍10倍,旱年释放、涝年吸收,湿地蓄水、防洪功能主要就体现在这塔头墩子上。核心区零耕地,每年11.5万只候鸟来此栖息七星河湿地在1998年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又在2000年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湿、清理地窝棚的力度不断加大。
1998年至今,保护区累计投入资金800多万元,退耕15218亩。马瑞富说,目前保护区已实现核心区内无任何耕地,基本杜绝人为活动干扰,缓冲区和实验区内的少部分耕地也正通过补偿、置换等方式逐步退出。为使退耕地和原始湿地植被逐步融为一体,2015年起,保护区管理局连续两年投入40余万元进行了以芦苇、小叶章和挺水蒲草为主的湿地植被恢复试点工作。目前,已恢复湿地植被面积达5.2公顷。
逐步好转的生态环境,引来更多鸟儿。据统计,作为东亚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这里每年有大约11.5万只候鸟来此停歇、筑巢、繁衍生息。此外,鹬类、鸥类的幼鸟数量,也以每年千余只数量递增。
4月27日,我亲眼目睹了数万只白额雁在湿地停留觅食的场景,鸟儿们铺天盖地,壮观极了!七星河保护区管理局宣教科工作人员周玉兰说。管护员把湿地当家,守护这片净土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宋军2005年从部队复员后就来到保护区工作。
曾有一次非法捕鱼高峰期,他和管护员们展开拉网式搜索,连续在管理站工作56天不回家。还有今年56岁的管护员李美江,1998年就来到保护区工作,一干就是18年。
正是这些把湿地当家的人,守护着这片净土。近年来,管理局共在保护区设置了4个基层管护站和1个管护点,组建了一支24人的专职巡护队伍,还建设了3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严厉打击在保护区内偷猎、捕鱼、私搭滥建等行为。马瑞富介绍,七星河保护区边界沿线长、管护难度大,保护区从2008年开始分别与相邻的富锦市三环泡自然保护区、五九七农场和友谊农场达成联防共管协议,扩大湿地保护范围,有效打击违法行为。
通过严格管护,近年来,湿地内毁湿开荒、放牧、捕猎和私搭滥建的情况基本杜绝,案件发生率也在逐年降低。(记者柯仲甲)。
本文来源:bo体育app登陆入口-www.baughmanlawgroup.com